
券商发债降温:利率低廉也难抵融资需求缩水

券商发债融资规模持续缩水,即使利率已降至1.8%左右的历史低位,也未能吸引更多券商参与。
融资规模持续下降: 2025年前两个月,仅3家券商获批发债,合计规模同比下滑超过50%;已发行债券规模同比下滑24%,境外债发行规模也显著缩水。这与2024年前两个月7家券商获批,融资规模达1310亿元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资本补充需求下降: 券商非银分析师指出,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并不强烈。业务发展方面,加杠杆并不一定能带来盈利,例如两融业务息差持续压降;风险指标良好,监管方面也无新的资本金补充要求;场内资金成本持续走低,券商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等更低成本的方式融资。此外,部分券商存量债务较多,无需新增债务。
募资用途转变: “借新还旧”成为主要目的。多数券商发债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而非用于业务扩张。截至2月12日,7家券商发布的2025年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大部分明确表示募资将用于偿还即将到期债券。
市场环境影响: 中信建投非银分析师赵然的研报指出,券商债券发行规模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强市环境下,新增发行占主导;弱市环境下,债务置换比例较高;震荡行情下,规模受政策影响较大。2023年至2024年,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刺激,券商债券发行规模与偿还规模基本持平。
存量债务压力: 截至2月12日,74家券商境内存量债券规模约2.73万亿元,境外存债规模为134.89亿美元。其中,部分大型券商面临着巨额到期债务压力,例如中国银河、中信证券等。一年内到期的证券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规模合计超过1.14万亿元。
未来展望: 赵然预测,2025年券商债总发行规模在1.2万亿至1.4万亿之间,大部分用于置换到期债务。
总结: 券商发债融资规模缩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资本补充需求下降、融资成本降低、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存量债务压力等。这反映出券商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对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的重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