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的钱包秘密:自家产品成“韭菜收割机”?

基金公司员工自购自家产品:真金白银的信心,还是心照不宣的“任务”?
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这下,各家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的情况也彻底曝光了。超过八成的基金都有“自己人”的身影,更有甚者,下半年员工内部还大手笔增持。这到底是啥情况?
“自家人”都买了啥?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共有10406只基金有员工认购。其中,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市场基金最受欢迎,自家员工持有份额高达3.73亿份。此外,易方达优势领航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FOF)、中庚价值先锋股票基金也分别被“自家人”持有2.20亿份和1.99亿份。
不得不说,货币基金还是香饽饽,除了易方达,中信建投智多鑫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汇添富货币市场基金等5只货币基金,都被自家员工持有超过1亿份。
增持背后:信心满满,还是另有隐情?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基金公司员工还在下半年加大了“扫货”力度。有22只产品被“自家人”增持超过1000万份,合计增持5.01亿份。中信建投智多鑫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最受宠,增持了6590.68万份。当然,也有权益类基金受到青睐,比如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分别被增持3121.94万份和2272.96万份。
基金公司员工自掏腰包买自家产品,当然可以解读为对公司实力、基金经理能力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市场行情的乐观。毕竟,谁也不想亏自己的钱。但话说回来,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些“潜规则”呢?比如,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者为了给基民传递积极信号,基金公司会鼓励甚至要求员工购买自家产品。
当然,基金经理们在年报里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将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提升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并推动中国科技企业在权益市场重新定价。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的管理人则表示,更看好权益类资产,并对新技术新方向保持高度关注。中庚价值先锋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陈涛也认为,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中国企业在降本、优化、应用创新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体现。
但这些“官方”的解读,总感觉少了点人味儿。毕竟,基金经理也是人,也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他们的真实想法,可能远比年报里写的更复杂。
理性看待,别盲目跟风
看到基金公司员工自购自家产品,基民们可别盲目跟风。毕竟,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都不同。基金公司员工的自购行为,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擦亮眼睛,深入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