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三国杀”:3月汇市血雨腥风!

摘要:三大央行议息会议来袭,汇市或将迎来关键变局
下周,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一个备受瞩目的“超级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将先后召开议息会议,对各自的货币政策进行审议。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这三大央行的决策无疑将对全球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正密切关注这些央行释放的信号,力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3月,注定成为全球汇市的关键节点。 美联储的政策动向
通胀压力与降息预期
在1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这一决策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降息100个基点,旨在更及时地应对通胀变化。然而,近期美国通胀数据表现出一定的粘性,尤其是在去年10月触及2.4%的阶段性低点后,通胀出现再次反弹的迹象。1月份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关税措施对美国供应链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决策层在短期内对进一步降息保持谨慎态度。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方面仍然希望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美联储官员的谨慎态度似乎并非毫无根据。2月份的ISM价格支付指数出现了显著跳升:制造业价格支付指数升至62.4,服务业价格支付指数达到62.6,双双位于60上方。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制造业价格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显示出通胀压力可能在底部徘徊之后再度抬头。
此外,部分交易员对美国经济降温的担忧也在加剧。一旦经济放缓与通胀粘性叠加,美联储或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近期美国股市的连续回调,部分原因在于市场担心美国劳动力市场将出现放缓。尤其是有消息称,联邦政府存在规模性裁员,这进一步加重了对整体失业率可能攀升的担忧。消费者相关数据也在1月份出现走弱趋势,例如,1月份零售销售环比下跌-0.4%,而市场原本预期增长0.7%。与此同时,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个月低点98.3。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本月早些时候一度跌至负值,引起了对美国增长前景的更多担忧。虽然这些数据本身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但如果2月份零售销售数据(将于3月17日公布)继续疲软,或许会进一步强化对美国经济转弱的预期。
3月议息会议前瞻
对于美联储3月19日的议息会议而言,近期多位官员已经公开表示,不支持在3月份进一步降息。其中包括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他直言并不支持3月降息;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也持有类似观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认为,暂无必要考虑新的利率变动。分析师普遍认为,如果后续真的出现降息动力,更多可能出现在今年晚些时候,而非本月。 英国央行的困境
财政政策的制约
与美联储不同,英国央行虽没有直接面临“特朗普关税”方面的压力,却深陷财政政策掣肘的困境。由财政大臣里夫斯推动的预算政策,被指责加剧了英国企业的经营压力,导致英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同时也使得英国原本就有限的财政空间进一步收窄。
通胀与经济衰退的博弈
当前英国通胀依旧顽固,3%的整体通胀水平和3.7%的核心CPI显示通胀并未明显放缓,而服务业通胀也高达5%。此外,英国薪资增速依旧远高于2%的通胀目标(目前薪资增速接近目标的三倍)。在英国经济已显疲态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如何取舍,成为了摆在英国央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未来政策展望
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上,英国央行以7-2的投票结果选择降息25个基点,而那2名持不同意见的官员甚至支持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更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委员凯瑟琳·曼一改去年极度鹰派的立场,竟然投票支持50个基点的降息。曼在近期言论中表示,经济衰退信号越发明显,且英国企业受最近预算措施的影响,纷纷表示将减少雇佣并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她认为,既然经济趋弱,不如更快放松货币政策,以防范更大幅度的衰退。
然而,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目前则倾向于“小步降息”的立场,他仍然担心通胀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当前整体通胀3%、核心通胀3.7%、服务价格通胀5%,且4月份起还会出现水费、能源、地税、宽带和铁路票价等超过5%的上涨。鉴于此,分析师认为,英国央行在3月20日会议上再度降息的概率依然存在,但幅度或许难以大步跨进,除非有更加确凿的证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 日本央行的策略
告别负利率时代
与美联储和英国央行聚焦“是否降息”截然相反,日本央行正在努力扭转其多年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在上次会议中,日本央行将利率提高到了“约0.5%”,这是日本自17年前以来从未见过的相对高水平。加之早在去年7月进行的首次加息,至今已是日本多年来第二次上调利率,核心消费价格在去年12月已达到3%,表明日本似乎正在逐渐走出长期通缩的泥潭。
后续加息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在1月份的会议上暗示还会继续加息,希望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一步步推升至1.5%的水平。与此相呼应,其对2025年及2026年的通胀预期也已上调至2.5%和2%。
市场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3月19日举行的会议上,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可能不会马上推出新的加息决策,更多将关注新上调后政策的实施成效,以及决策层对近期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态度与表态。 市场分析与展望
三大央行政策对比
整体来看,当前外汇市场正面临三大央行先后议息的密集期:
- 美联储可能在3月19日保持利率政策不变,但如果后续数据证实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年内后续降息的可能性无法排除。
- 英国央行面临高通胀与经济放缓的交错困境,上一轮会议甚至出现了7-2的降息“分裂”投票。本次会议或仍有25个基点降息的可能,但需要密切关注行长贝利的态度以及通胀压力能否得到有效缓解。
- 日本央行在加息道路上与欧美央行的方向相反,但本次会议大概率将维持利率不变,更多地让市场观察此前上调利率后的政策效果,并等待国内物价走势进一步明朗。
美元走势分析
美元指数目前受到美联储政策前景与市场避险情绪的双重影响,可能在短期内呈现反复波动的走势。如果经济数据继续走弱,而通胀却保持坚挺,那么美联储的进退维艰局面必将令美元短期走势更具不确定性。
其他货币的影响因素
同时,英镑和日元依然存在独立驱动因素:前者受英国央行政策及英国经济衰退程度的影响,后者主要取决于日本央行是否会在年内继续加息。对于欧元兑美元等其他非美货币,则需关注欧元区经济数据以及对美元指数的间接反馈。
长期趋势展望
从更长周期来看,如果美国降息预期在下半年重新升温,美元或将面临阶段性回调风险。而如果全球风险情绪持续较差,美元又会在避险需求的推动下保持韧性,从而形成典型的“先跌后涨”或“先涨后跌”的波段转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