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人民币东南亚狂飙:跨境结算虚火旺盛,结构性风险暗藏

人民币东南亚狂飙:跨境结算虚火旺盛,结构性风险暗藏摘要: 人民币狂飙突进:东南亚结算的虚火与现实近日,官方媒体大肆宣扬中马、中柬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企图营造人民币国际化高歌猛进的假象。然而,透过这些看似光鲜的数据,我们更...
人民币东南亚狂飙:跨境结算虚火旺盛,结构性风险暗藏

人民币狂飙突进:东南亚结算的虚火与现实

近日,官方媒体大肆宣扬中马、中柬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企图营造人民币国际化高歌猛进的假象。然而,透过这些看似光鲜的数据,我们更应看到隐藏其后的结构性问题与潜在风险。一季度中马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1020亿元,同比增长27%;中柬50亿元,同比增长45%。这些数字真的代表人民币在东南亚已经站稳脚跟了吗?恐怕还为时尚早。

数据背后的真相:被掩盖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质疑这些增长的质量。有多少是真正市场驱动的选择?又有多少是行政力量强行推动的结果?官方宣传中避而不谈的是,这些结算有多少是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贸易,又有多少是真正私营部门的选择?如果离开了政府的背书和政策倾斜,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竞争力又能剩下多少?更进一步说,如果人民币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牺牲其他货币(例如美元)的市场份额之上,那么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又有多高?

马来西亚:人民币渗透的试验田?

马来西亚一直被视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两国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和人民币清算安排,无疑为人民币的使用大开方便之门。中国银行(马来西亚)也积极拓展人民币业务,但这更像是奉命行事,而非市场自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国内对于过度依赖人民币的声音一直存在。他们担心本国货币林吉特的地位受到威胁,更担心国家经济命脉被中国资本控制。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的深刻理解。

柬埔寨:人民币的无奈选择

相比马来西亚,柬埔寨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深。人民币在柬埔寨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柬埔寨自身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以及对美元的高度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的推广,更像是柬埔寨在国际贸易中寻求更多选择的一种无奈之举。然而,这种选择是否真的能带来长期的利益,还有待观察。过度依赖单一货币,可能会让柬埔寨的经济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谁在欢呼?谁在担忧?

毫无疑问,中国官方对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进展”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将此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象征。然而,在东南亚国家,却有另一种声音。当地的企业和民众,对于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并不像官方宣传的那么乐观。他们担心汇率风险,担心失去对本国货币的控制,更担心被卷入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考量。

人民币国际化:长路漫漫,道阻且长

人民币要真正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更需要健全的金融体系、自由的资本流动以及良好的国际信誉。目前来看,人民币在这几个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光鲜数据,更要深入剖析隐藏其后的结构性问题与潜在风险。否则,这种“快速发展”很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最终难逃崩塌的命运。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