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利欧末日预言:关税只是前菜,更大崩盘即将来临!

达利欧的预言:别被关税迷惑,一场更大规模的秩序崩塌正在上演
华尔街的弄潮儿们,还在盯着那几个百分点的关税跳脚?瑞·达利欧可不这么看。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更具颠覆性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与其在枝节末梢上斤斤计较,不如睁大眼睛,看清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庞然大物——一场涉及货币、政治、地缘,甚至自然和科技的全面重构,正在以你我难以想象的速度推进。
关税只是表象,深层变革的冰山一角
媒体的聚光灯永远追逐着热点,关税自然是当下最吸睛的题材。但别忘了,聚光灯之外还有大片阴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其说是横空出世,不如说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深究其根源,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构性失衡,是美国国内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悄然变化。把目光仅仅锁定在关税上,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五大力量同步重构:一场史诗级的巨变
达利欧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崩塌”。这种崩塌,并非线性发展,而是由五大力量同步驱动的,它们分别是:货币/经济秩序的崩塌、美国国内政治秩序的瓦解、国际地缘政治秩序的重组、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影响以及科技变革的重大影响。这五大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画卷。而这场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们多数人的认知。它甚至可能重塑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货币/经济秩序的崩塌:债务成瘾与失衡的恶果
让我们先从钱说起,毕竟这可能是各位最关心的。达利欧的判断是:现有的货币/经济秩序正在走向崩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全球债务现状的深刻洞察。简单来说,就是债务太多,增长太快,整个资本市场和经济都过度依赖这种不可持续的债务支撑。
债务泥潭:美国与中国的囚徒困境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一边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一边又无法摆脱对消费的依赖,就像一个瘾君子,明知毒品有害,却欲罢不能。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债权国,虽然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但也面临着过度依赖对美出口的风险。这种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看似牢不可破,实则脆弱不堪,就像一场囚徒困境,谁也无法单方面打破僵局。
去全球化浪潮:自给自足的生存战
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债务关系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在去全球化的浪潮下,这种失衡变得越发难以容忍。各国之间的信任度降低,都担心对方会切断自己的物资供应,或者干脆赖账不还。这种不信任感,正在将世界推向一场“自给自足”的生存战。在达利欧看来,这种局势本质上就是一种战争状态,只不过战场不再是硝烟弥漫,而是充斥着贸易壁垒、科技封锁和金融制裁。
货币秩序的剧变:一场无法避免的清算
因此,那种“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生产”的旧有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它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中产阶级的萎缩,以及对“中国制造”的过度依赖。在去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贸易和资本的高度互联,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是剧烈的,破坏性的。达利欧甚至毫不讳言,我们正处于这场变革的初期。对资本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冲击,进而会对整个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至于具体的影响会是什么,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美国国内政治秩序的瓦解:分裂与对抗的深渊
如果说经济层面的问题还能用数字来量化,那么美国国内政治秩序的瓦解,则更像是一种弥漫性的社会病症。这种病症的根源,在于美国人民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社会鸿沟:教育、机会与价值观的撕裂
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生产力、收入与财富、价值观……在这些方面,美国社会都呈现出严重的撕裂状态。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左派和右派之间的对立越来越激烈。更可怕的是,现有的政治体制已经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分裂。
民粹主义的幽灵:左右互搏的权力游戏
这种社会撕裂,直接催生了民粹主义的崛起。无论是左翼民粹主义,还是右翼民粹主义,都以煽动民众情绪为手段,争夺对权力的控制。他们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甚至破坏民主制度的根基。
民主制度的衰落:妥协与法治的崩坏
民主制度的基石是妥协与法治。但在民粹主义的冲击下,这两者都变得岌岌可危。左右两派互不信任,互相攻击,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法律不再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工具,而是被用来打压异己的武器。历史告诉我们,当法治和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时,强权的崛起就不可避免。达利欧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政治危机。而这场危机,又将与前述的货币/经济秩序崩塌、地缘政治秩序重组等因素相互作用,产生更加难以预测的后果。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的重组:单边主义的崛起与多边合作的落幕
曾经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个以多边合作为基础,各国共同遵守规则的时代,似乎正在渐行渐远。
美国优先:昔日霸主的战略转型
“美国优先”的口号,清晰地表明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曾经的国际警察,如今更关心自己的后院。美国不再致力于维护全球秩序,而是更加强调自身的利益。这种战略转型,无疑会对现有的国际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
实力至上:丛林法则下的国际关系
多边合作让位于单边主义,规则导向让位于实力至上,国际关系正在向“丛林法则”回归。在这个新的秩序中,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不再愿意承担过多的国际责任。其他国家,要么选择依附美国,要么寻求自身的独立发展。
贸易战、科技战与地缘冲突:新秩序下的生存法则
贸易战、科技战、地缘冲突……这些都只是新秩序下的表象。其本质是各国为了争夺资源、市场和影响力而展开的激烈博弈。在这个博弈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将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准则。而这种准则,无疑会增加全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加速变革的催化剂:自然灾害与科技革命
如果说前三股力量主要作用于经济、政治和地缘层面,那么自然灾害和科技革命则更像是不确定性加速器,让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自然灾害:不可忽视的破坏性力量
干旱、洪水、疫情……这些看似与经济、政治无关的自然灾害,实则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影响。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给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足以让全球经济陷入停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灾害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现实存在的风险,随时可能打断我们精心构建的计划。
科技变革:重塑未来的双刃剑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科技的进步,既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科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但也可能加剧贫富分化,导致大规模失业。科技还可以被用于军事目的,引发新的地缘冲突。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掌控能力,我们对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未知。科技这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毁灭人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达利欧的警示:认清大周期,方能预判未来
面对这五大力量的交织与碰撞,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达利欧给出了他的答案:认清大周期,方能预判未来。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大力量的相互作用
不要被关税、贸易战这些表象所迷惑,要深入分析五大力量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理解了这些根本性的力量,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例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对货币/市场、经济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可能削弱他在国内的支持率,加剧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历史的轮回:从过去汲取教训
达利欧反复强调,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并非史无前例,而是历史的重演。研究历史上那些处于相似境况的政策制定者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并为未来的行动做好准备。暂停向“敌国”支付债务服务、设立资本管控以防止资本自由流出、征收特别税……这些在过去难以想象的政策,或许会在未来成为现实。
政策制定者的困境:如何在崩塌中寻找出路
面对货币、政治与地缘政治秩序的崩塌,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需要在各种利益之间权衡,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取舍,在稳定和变革之间寻找平衡。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机。达利欧希望他的研究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力量,从而制定出更明智的政策,推动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他也希望普通人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力量,为自己和所关心的人争取更好的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